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2章 这和捡钱有什么区别(1/2)
慕九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被揪出帐篷的那几十位年轻人,誓死守住了盖在身上的毛毯,所以身体并没有出现什么病症。
作为不畏强权不卑不亢的表彰人物,每人精神补偿500积分。
傅恒远处在上位者的角度,把这个补偿的积分数目拿捏得恰到好处。
让这些人心存感激的同时,也不会因为满足于手上的积分数量,而不再认真工作。
至于剩下的那些积分,则作为7200人生活基础改善的基金。
给大家在田埂边缘建立更坚固扛造的移动板房,供种植期间临时居住,以及伙食改善。
基地众人在亲眼见证过,身边人被怪异的阳光灼伤而死之后。
结合不久前,那封广为流传的预告信。
昼伏夜出的作息时间习惯,便很快就被基地众人接受了。
即便还会出现少数被阳光意外晒伤的案例,但和上一世满地横尸的极热惨状相比,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对于这一改变,只有经历过上一世的慕九最为清楚。
其次便是已经猜到预告信出自谁手的傅恒远知晓。
但两人心照不宣的谁都没再提起。
对慕九来说,在利己的同时,适当帮助一下基地广大难民,并不矛盾。
顺便卖点人情给傅恒远,这样可以给她创造更多的有利环境。
末日之下的小日子,也能过得更舒心一点。
而对于傅恒远来说,慕九无异于扫地僧一样的存在。
除了女人对男人的吸引力,更多的是打心底里欣赏敬重佩服的那种感觉。
虽说毒太阳导致的死亡率已经被压缩到极致。
但相对的,因为气温的快速攀升,基地内没有足够的散热措施,导致的中暑人群却在大量增多。
甚至有不少年纪稍长的人或者年幼的孩童,好不容易熬过了极寒,却没扛过极热。
高温之下,所有人都不好受。
可即便是官方基地也没有三头六臂,在熬经三年多的极寒天灾过后,早已元气大伤。
天灾之下,一切生存需求都是消耗,俗称非可持续性发展。
就算有傅恒远这种运筹帷幄的人在前方掌舵,向前的每一步也走得十分艰难。
为了快速解决难民安置的问题,基地征用了大量施工人员,加入到开山的队伍之中,机械和人工双管齐下。
短短两个月时间,第一期山体安置区便已经完整落地。
(图片仅供参考)
是天灾之下也依旧坚挺牛批的华夏速度。
首期山体安置区的入住标准,和原本的三级安置区差不多,按人头分配床位。
一共18.5万个床位,能将受到泥石流灾害的三级安置区难民,一次性全部容下。
(图片仅供参考)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大规模动乱,以及难民死亡。
山体安置区的入住条件并不好,这是傅恒远和段然两人联合商讨干涉下的结果。
这样才能够保证入住更多难民,不会被一级安置区的权贵们率先觊觎霸占名额。
如同掺杂了砂子的救济粮,只有饿极的人才吃得下去。
山体安置区和三级安置区相比,唯一的优点便是温度适中。
当外面的气温热到蒸桑拿的时候,待在山体内,一把蒲扇就能安稳待一天。
到了晚上甚至需要盖上薄毯才不会被冻醒。
但身处极热,热便是最难承受的问题。
基于这点,还是有不少权贵们动了心思,想要进去操作一番,抢先占位置。
可在亲眼瞧过内里的生活环境,绿皮火车式的隔间上下铺,让他们望而却步。
毕竟能住在一级安置区的人,最不缺的就是资源。
即便不去山体安置区内避暑,他们还有空调,不至于到承受不了的地步。
倒是住在二级安置区的群众们更加艰难。
虽说不如三级安置区那么拥挤,可蚁穴一样的住宿条件,热起来也和蒸笼没两样。
但住在二级安置区的,大多数都是技术和管理人才,且人数不少。
如果说三级安置区的群众是基地大楼的混凝土,那二级安置区的群众则是维稳的钢筋。
基地想要持续存活,他们都是不可缺少的结构。
毕竟也不能指望着一区那些富家公子小姐们出来搬砖种地开山钻井,怕是不如静待全人类灭绝来得更容易。
所以在山体安置区的基础上,傅恒远强行说服了基地高层。
决定将20几万住在二级安置区的居民,全部移居到山上去。
安置在森林覆盖率相对高的地方,按照原本的分区,建立独立的棚户区。
理论上来说,每往上迁移约166米气温能降低1度。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山上的棚户区比山脚平原的敞口基地住宅,至少低10度。
与此同时,在基地大举搬迁进山的节骨眼上,荒地这边迎来了第一波耕种的成果。
基于极热的特殊光照下,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整整6000亩金黄的稻田,就如同油画一般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和慕九预估的情况差不多。
和往常相比,极热下的作物,不但缩短了生长成熟的时间,就连收成也全部翻倍。
平均每亩稻田2000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