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92章 治理蒙古(上)(1/2)
穿越崇祯朱连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历史上的满清为什么能解决蒙古问题?

  其中既有历史的必然性,也有历史的偶然性。

  必然性是火器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

  再加上吸取其他朝代的经验教训,满清用畏威怀德的方式征服了蒙古人。

  偶然性是小冰河气候和沙俄势力南侵,让蒙古人的活动范围大大缩小。

  满清能做到事,崇祯觉得他也能做到。

  想到这,他吩咐王承恩:“传旨,让内阁的人来一趟。”

  “奴婢这就去传旨!”王承恩屁颠屁颠的跑了出去。

  在等待几位阁臣的功夫,崇祯开始回忆历史上满清对付蒙古人的方式。

  首先是在军事上进行打击。

  这是征服蒙古人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打败蒙古人后,满清开始在蒙古内部推行盟旗制度,并派官员进行管理。

  盟旗制度简单来说是给蒙古各部划分地盘,各部的牧民必须在自己部落的地盘里迁徙。

  否则就是出界,被抓住后会遭到严惩!

  盟旗制度表面上看似缓解了各部因为争夺牧场而造成的冲突,实际上是限制了牧民的迁徙和流动。

  而且由于设置的盟旗数量太多,导致蒙古各部势力十分分散,既无法联合凝聚到一起,又不无法搞分裂叛乱。

  威胁大大降低!

  另外在边关设置驻防将军。

  如盛京将军,绥远城将军,西安将军,宁夏将军等。

  他们一旦发现蒙古人有异动,会立刻派大军征讨。

  其次是在经济上进行同化。

  为了最大程度的改变蒙古人,满清让蒙古人学习种地,强迫他们汉化。

  虽然没能彻底将蒙古人汉化,但是成功的将很多游牧部落改造成半耕半牧的部落。

  有了耕地的羁绊,蒙古人再也不能像之前一样放马赶牧,来去自如了。

  除了在军事和经济上对蒙古部落进行治理外,满清还在文化动了脑筋。

  满清在蒙古地区大肆兴建寺庙,推广佛教,鼓励牧民出家。

  出家后的牧民每天只需要待在寺庙里诵经念佛,什么都不用做也能吃饱穿暖。

  唯一的禁忌是不能结婚生子。

  在这种制度的诱惑下,有大量的蒙古人投入宗教的怀抱,随着时间的推移蒙古牧民的数量开始下降。

  最后,满清还有一个杀手锏:联姻!

  这是崇祯最难模仿的地方。

  据统计,清朝时期的满蒙联姻高达近六百次。

  其中入关前八十多次,入关后五百多次。

  和高层联姻打造利益共同体,对中层设立盟旗分而治之,对底层百姓进行同化甚至宗教绑定。

  这三步战略让满清基本上解决了来自游牧部落的威胁。

  回忆完这些对策后,崇祯脑袋有点大。

  满清之所以能解决蒙古问题,联姻功不可没。

  其他的都可以模仿,唯独联姻无法模仿。

  该怎么办呢?

  思考间,内阁大臣们走了进来。

  施礼后。

  崇祯给范景文赐座,让其他人继续站着。

@龙王殿 . https://www.ecbqg.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龙王殿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