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4章 淮河水战(1/2)
穿越崇祯朱连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朱国弼和刘孔昭僵持在原地,不知所措。
军令状这玩意签了就要承担责任,多了不说,肯定会被罢官并削去兵权。
其次。
被陛下知道后,还有可能会被削爵,甚至...砍头。
可是不签的话。
被陛下知道后下场同样好不到哪儿去。
甚至不用陛下出手,在那帮文臣的弹劾下,太子殿下就会出手。
从此远离权力中心!
签...或者不签。
这两个念头在他们二人心中反复徘徊,游移不定。
刘孔昭几番挣扎之后,在军令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并用印绶盖章。
他是操江水师提督,麾下都是水师。
李自成在此之前并没有水师,就算刘宗敏训练三个月也不是他的对手。
综合利弊之下,他选择了妥协。
现场只剩下朱国弼一人没签军令状。
“罢了,朱大人请回吧。”吕大器说道。
“我...”朱国弼有些犹豫。
“签了做不到一定会死,不签反而有活路。”吕大器提醒。
朱国弼眼神闪烁了片刻,站起身对着在场的人说道:“诸位,我这就领兵绕过洪泽湖,去攻打驻守的泗州北面的刘宗敏。”
现场静悄悄的,回应他的只有船外的风声和船里的呼吸声。
朱国弼自知无趣,转身走出船舱,乘坐小船离开。
“诸位也请早些回去吧,明日卯时初刻同时出兵。”
“遵命。”
刘孔昭和刘肇基起身施礼,先后离开。
船舱内只剩下吕大器和李士元二人。
“大人,”李士元开口说道:“少了朱国弼的五千人,咱们胜算是不是...”
“无妨,有他不多,没他不少。此战重点不是打仗,而是...帮助高杰、刘良佐他们渡河。”
......
凤阳城又称中都,始建于洪武二年九月。
建成后共有外、二、内三道城墙。
外城墙总长三十公里,高五丈;二道城墙称总长约八公里,高两丈;内城墙长不到四公里,高五丈,底宽两丈半,顶宽两丈。
城墙皆用大城砖砌筑而成,负责烧砖的有二十二个府,七十个州、县,以及数不清的卫所。
砌砖的灰浆由石灰、桐油、糯米汁混合而成。
崇祯八年张献忠攻陷凤阳,史载张献忠撤离时全城尽毁。
但是根据史料记载,城陷三日后张献忠就与高迎祥分兵各向。
所以就算毁城墙,也毁不了多少,毕竟凤阳城墙都是墙砖砌筑而成。
再加上城陷时是崇祯八年,当地守军完全有时间修补。
李自成为了保卫凤阳,在凤阳城北,城东,城西布置了重兵。
唯独在城南留了一个缺口。
这在军事上交叫围三阙一。
如果四面合围敌,会迫使敌军将领誓死抵抗。
相反,如果留一个缺口,就有可能使敌军将领在逃跑和死战之间游移不定,导致军心涣散。
留缺口的位置也有讲究,要么地形起伏便于埋伏,要么道路崎岖不便行军。
凤阳城南道路还算平坦,但水路密集复杂,遍布鱼塘和水田。
想从这里逃跑,难。
为您推荐

@龙王殿 . https://www.ecbqg.com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龙王殿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