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一十一章恩德(2/2)
国潮1980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的方方面面应付的妥妥当当。

  非但一点没出纰漏,反倒处处见彩儿呢。

  怎么?不信?

  那就看啊。

  新的一年里,他首先就给罗家帮了个大忙,让罗家又欠了他一份大人情。

  这又是怎么回事啊?

  还不是因为罗家的宝贝疙瘩嘛。

  罗家的大孙子学名儿叫罗宾。

  这名字是是派出所登记前,罗家征询院里邻居意见的时候,宁卫民随口一说给定下来的。

  敢情他当时想到了蝙蝠侠的助手,就开了个口头玩笑。

  没想到罗家的大儿子的罗广盛也想到了罗宾汉。

  一听就说好,非说这名儿洋气,英雄,还好记。

  就这样,获得了罗家人的一致通过。

  大号有了,孩子的小名儿却更了不得,叫做盘儿。

  因为这是康术德康老爷子给起的。

  老爷子说了,罗盘就是人生的指南针啊。

  孩子叫这名,寓意做人方向明了,不行错路。

  这个解释,不但让罗家的人欣然接受。

  连院里的其他人听了,都觉得好叫、好听、还有意义。

  只是可惜了,小小的盘儿,未来的国家栋梁,名声虽然透亮,命运却略有不济。

  因为他出生的这个年头,婴儿与母亲相聚的时间实在有限,产假仅有五十六天。

  这就是一个母亲权利的全部。

  罗家大儿媳妇苗玉娟,根本没有多少机会用母乳哺育自己的孩子。

  也巧了,恰恰正是这个时期,诗人赵凯创作了一首诗,名为《第五十七个黎明》,就非常形象的描述了这种生活窘况。

  作品写一个度过五十六天产假后的纺织女工,在第五十七个黎明去上班的情景。

  “一位母亲加上一辆婴儿车,组成一个前进的家庭。”

  从此,这个女工每天都要推着婴儿车上下班,许多温暖的家庭计划也得在风雪的大道上制定,而在这艰苦的生活中,女工所牢记的是在远洋货轮上工作的丈夫的叮咛。

  “物质使人温饱,精神使人坚定。”

  不用说,诗歌的内容让人感到庄严,又让人感到严酷。

  但更让人未曾料到的是,要想靠订奶来解决实际问题,同样并不容易。

  虽然婴幼儿、老人、病人是供奶的必保对象,可数量是有限的,每个孩子的名额最多两瓶奶。

  而且当时物流运输方式落后,时间也无法保证。

  偏偏男孩子饭量大,鲜奶还特别容易坏。

  所以有时候奶站取回来,就难免因为当天耽搁太久,再加上还没普及冰箱,让牛奶凝固变馊了。

  那给盘儿饿的呀,只能喝点米汤米粥的,还不天天哭啊?体重也难有增长。

  虽然罗广盛的工作有优势,常能从糕点厂给儿子弄点炼乳回来。

  邻居米婶儿也能帮衬着从副食店里弄点限量的婴儿粉。

  但偏偏这孩子吃了还不消化,不是吐,就拉稀。

  于是罗家人可发愁了,连老两口带小两口全是一脑门子官司,愁眉不展。

  好在还有宁卫民出手相助,他从友谊商店给罗家搞到了奶粉。

  虽说是三鹿的吧,可这年头质量还是过关的。

  就这样,托了他的福,罗家总算不用再为孩子喝奶的事儿发愁了。

  盘儿也一天天的茁壮起来,成了这年头较为幸福的一个儿童。

  那不用多说啊,替罗家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但罗家父子对宁卫民感恩戴德,罗婶儿和苗玉娟从此把嘴封上了。

  婆媳俩再没有私下里,拿宁卫民和米晓冉的事儿开玩笑。

  这也属于吃人嘴短啊。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