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93章 治理蒙古(中)(1/2)
穿越崇祯朱连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

  崇祯向内阁成员讲述了如何在蒙古人的地盘搞卫所制度的想法。

  卫所制度与满清的盟旗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处。

  盟旗划分地盘,卫所也划分地盘。

  小的部落设立百户所,设一百户。

  十个百户所编为一个千户所,设一千户。

  千户所往上是卫,设卫指挥使。

  以土默特部为例。

  根据对方的人口划分为土默特左卫,土默特中卫和土默特右卫。

  三卫之上设土默特都司,并置都指挥使一名,都指挥同知两名。

  土默特首领俄木布担任都指挥使,总揽军政大权。

  朝廷从土默特内部提拔两人,担任都指挥同知。

  由于指挥同知是朝廷选拔的,所以很难被俄木布信任。

  同样。

  两个指挥同知也不会对俄木布有多少忠诚。

  他们会彼此猜忌,陷入内斗。

  如果不内斗怎么办?

  简单,换人!

  解释完卫所制度后,崇祯继续道:“设立卫所后还有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给各卫所的牧民划分地盘。”

  “给牧民划分地盘?”范景文一脸茫然。

  “对,”崇祯笑容不减,“划分地盘后各卫的军民不允许越界放牧,否则被越界的一方可以没收越界牧民的牲畜。”

  “划分地盘表面目的是防止牧民争夺牧场,实际的目的是防止牧民乱窜,只有让他们停下来,威胁才会减小。”

  “可是”范景文皱着眉问,“蒙古游牧的原因是牧草不够牲畜吃,他们不得不游牧。一旦限定了放牧区域,牧草短缺会让他们的利益受损,反抗也会随之而来!”

  “不会!”崇祯胸有成竹,“首先给他们各部划分的地盘非常大,足够放牧之用。其次,要想办法让他们开垦种地!”

  “种地收获的粮食不但可以满足日常所需,产生的秸秆也可以用来投喂牲口,一举两得!”

  方岳贡轻咳一声道:“陛下,塞北干旱,粮食的收成不会太高。”

  方岳贡这句话说的十分委婉,潜在的意思是在草原上种粮食很可能会颗粒无收。

  崇祯想了想,“干旱不是问题,可以种植番薯和洋芋(土豆)。”

  几个阁臣顿时面面相觑。

  “怎么?有问题吗?”崇祯皱着眉问。

  范景文低声提醒:“陛下,番薯和洋芋都是抗旱耐寒之物,如果被蒙古人学会了种植,他们吃饱饭后怕是又会对大明不利。”

  “阁老此言差矣!”崇祯叹了口气,“让他们吃饱饭总比让他们吃不饱饭强!恩威并施的关键不是恩,是威!九边的驻军规模不变,蒙古人反一次就杀一次,朕就不信他们会吃饱了撑得造反!”

  “好像是那么回事”几位阁臣互相看了看,不再多言。

  见众人没有反对意见,崇祯继续说心中的想法:“设立卫所后,朕打算从朝廷拨出一大笔钱在草原上兴建寺庙,推广藏传佛教。凡是出家之人,朝廷每月提供一定数额的银子用于日常开销!”

  不等户部尚书方岳贡反对,范景文立刻说道:“陛下此举的目的是减丁?”

  “对,”崇祯朝着范景文点头表示称赞,“这是阳谋!蒙古人没法防备,也防不住!”

  “臣没有意见!”范景文立刻表态。

  能对付蒙古人的办法不多,这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