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3 节 破界(1/2)
诡域之地心世界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第十八章 破界我和那悬在半空的人头四目相触,不由得身体一震,失声跳了起来,把正在喂小海和尚的顾语菲和康子惊了一身冷汗。

  抬头再看那洞口,已经什么也没有了。

  顾语菲吓了一跳,问我怎么了?

  我强作镇定说没事,随后快步朝洞外走去,等出了洞口,四周一览无余,什么都没有。

  莫非刚才眼花了?

  或者是最近压力太大产生了幻觉?

  可刚才分明看到了一张脸,虽然仅是惊鸿一瞥,但那张脸上口鼻俨然,尤其是那两道炯若掣电的寒光,绝不是幻觉那么简单。

  直觉告诉我,一定有凌驾常识之外的怪物潜伏在我们身边。

  此时,康子和顾语菲已追出来了,追问我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笑了笑,强行按住内心的波澜,说:”虚惊一场,一只猫头鹰而已。”

  事实上,此刻我的心里却浑似万马奔腾。

  我曾读过一份科学报告,原东德曾针对一名在车祸中身体已经破碎但头颅却完好无损的罹难者开展了一场实验。

  实验中,医生将这名罹难者的头颅切下来,这个离开了身体的头颅在没有氧气供给的情况下竟存活了 146 个小时。

  在这期间,电子仪器一直跟踪头颅发出的电子信号,76 个小时之内,头颅十分正常,可以用眨眼睛与人沟通,此后就慢慢衰退,146 个小时以后脑电波才逐渐消失。

  这种奇怪的生命现象彻底颠覆了人们固有的认知,也无情地推翻了”精神是由大脑自然产生”的科学推论。

  无独有偶。

  1934 年,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有几位心理学家同样做过一个心理学实验,他们找到一位即将被处死的罪犯,对他说:”由于你罪大恶极,所以决定将你鲜血流干处死。”

  接着,医生将他的视线移开,用手术刀在他的动脉处轻轻一划,由于受伤甚轻,少许鲜血流出后不久就自行凝固了。

  但心理学家却在他手臂下方放置了一个回音很好的金属盆,随后用滴漏将水一滴一滴滴到盆里。

  奇怪的是,十几分钟过后这个罪犯竟然面色苍白地死去,经检测死于严重贫血。

  诚然,这两则实验都在指向同一个命题,人的形体和灵魂或许是两套分开的生命系统,或者说头颅离开身体也能短暂地存活。

  但不管怎样,我依然认为头离开身体后是不能长期存活的,除非它是幽灵,或者说是灵魂。

  当然了,证明灵魂存在的学说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灵魂称重实验”。

  1907 年,美国医生邓肯·麦克道高做了一个实验:测量将死之人的质量变化。

  实验一共测量了五个人,结果发现病患在死亡时的一瞬间,物理质量减少了四分之三盎司,相当于 21.26 克。

  此外,世界各地的”濒死者体验”实验,也为灵魂的存在提供了更为坚实的论据。

  据多名濒死者后来回忆称:他们看到了治疗自己的医疗团队、病房的各种特征和周围的东西……他们的灵魂,发着蓝光,从自己的肉体中逸出,然后通过一段发光的隧道,最后看见了亲友,并对宇宙时空和人生有了不一样的顿悟……科学界曾经认为这些主观体验是因大脑的致幻所引起的,后来针对几位先天全盲人所做的实验以后,这种推论也被无情地推翻了。

  因为这些先天全盲人不仅看到了光体、超自然风景、天使或宗教人物、死去的亲人等超自然事物,还对美丽的颜色有着本不属于他们的识别能力与视觉体验……?适才那能飞的人头,我是平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但这些我都不能对顾语菲和康子说明,以免引起恐慌,只能留个心眼,希望寻找机会尽快查明真相。

  康子见我不似作伪,放下心来,说饭也吃饱了,咱们是不是该去解开那结界了?

  我看时候已经不早了,事不宜迟,赶紧招呼大家收拾收拾,径自向那山坳走去。

  顾语菲本想让那小和尚留在山洞疗养,等办完正事再回来接他。

  但那小和尚估计是会错了意,以为我们要抛弃他不管了,慢吞吞地跟在我们身后,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

  顾语菲于心不忍,便抱着他跟了上来。

  山坳里依旧荧光辉映,不过今日山岚缭绕,雾凇沆砀,那座微型人的城邑在雾中若隐若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天气对我们开展工作有利。

  我叫康子和顾语菲留神观察,看看四周有没有人造的特殊几何空间或者类似圣舟的建筑,但三人在山麓里转了几圈,竟然没有找到一点蛛丝马迹。

  一行人气馁地坐在地上,来时的那股意气风发都被蚕食得一干二净了。

  我抽了几口烟,在缭绕的烟霭里捕捉灵感。

  问题出在哪儿了?

  倘若昨天推测无误,这里应该有微型人的建筑才对呀?

  莫非所有的推论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

  康子也紧锁眉头,看来和我一样遇到了瓶颈。

  反倒是顾语菲比较清闲,一会儿空对着山谷发呆,一会儿逗那小和尚以排遣无聊的心情。

  也难怪,这种高智商的课题一般她插不上手,而且这个时候她知道绝不能打断我们的思路。

  就在我和康子陷在泥淖的时候,顾语菲突然叫道:”你们看那是什么!”

  我和康子不约而同抬起头,循着她的手指望去,只见山雾渐散,那微型人的城邑和村落逐渐崭露头角,恰似一只从海底浮出来的大金龟。

  都邑是那金龟的头部,散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城镇俨然是它的足爪,而外围的田园村落像一片片覆瓦状的盾片组成了它的龟甲,最后,一条通往城邑之路的外延赫然是它的尾部。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这只”巨龟”似曾相识,但就是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顾语菲这时冲那海和尚玩笑道:”异世小友,想问问你,这微型人的国家不是照着你的样子造的吧?”

  那海和尚显然听不懂人话,一脸懵懂,只用黑漆漆的眼睛呆萌地望着顾语菲。

  经顾语菲一提醒,我心下也思忖,莫非海和尚和这城池之间有什么渊源?

  正在心神摇曳之际,康子说道:”江哥,这好像是幅神龟负图的洛书。”

  洛书?

  这个我倒是早有耳闻。

  它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幅神秘图案,与河图齐名,历来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滥觞。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后为《周易》的起源;到了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负”洛书”,献给大禹。

  大禹依照此书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

  《易?系辞上》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康子边说,边从兜里掏出了他平时占卜所用的龟甲,指着龟甲上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又指向山坳里的”大金龟”,说:”你看这微型人的村落分布,三五结社,尤其是靠近我们这边有一座村庄,靠都邑那边有九座村庄,不正是洛书的『戴九履一』嘛!”

  经康子这么一分析,我也看出了门道。

  这河图和洛书的两幅图上都刻着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是中华文化与阴阳五行术数之源,被誉为”宇宙魔方”。

  其中的黑点、白点各代表着阴和阳,又代表着左旋和右旋。

  我们知道,银河系等各星系俯视皆右旋,仰视皆左旋。

  顺天而行乃左旋,逆天而行乃右旋。

  所以顺生逆死,左旋主生。

  再说这河图的排列顺序,”一、六在后;二、七在前;三、八在左;四、九在右;五、十背中”,洛书的排列顺序则是”戴九履一,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

  另外,洛书上的图案对应着从 1 到 9 的数字,无论是纵向、横向、斜向,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之和都等于 15,这就是现代数学中的三阶幻方,我们通常把这个神秘的数字排列称为”九宫图”。

  一想到这”大金龟”上暗含着九宫之数,我的心里猛然一震,突然想起了昨晚梦里孟姗交给我的那样东西——八卦九宫咒轮牌。

  这下正好严丝合缝!

  九宫八卦牌,是刻在一只神兽上的图案,取意为守护神。

  这神兽怒目、獠牙、卷舌、四手,藏语意为”兹巴扎”,有地方称为罗睺,有地方称为太岁星君,等等。

  而根据《白琉璃》描述,天地未形成之前,它是一只大金龟。

  正中分为三圈,外圈是代表地支的十二生肖,中圈是后天八卦图,内圈正是一副蕴含洛书奥义的九宫图!

  所谓一通百通,相通了这一点,之前的晦冥之局一下拨云见日了。

  这山坳里的”大金龟”不正是九宫八卦牌的四手神兽嘛!

  看来这微型人的结界十有八九是依据九宫八卦设计的。

  再按照这条思路延伸,既然微型人的疆域布局是九宫图,是一个暗含宇宙魔方的几何空间,那么我们所处的山坳便暗含着后天八卦的奥妙。

  我又环视了一下四周,发现我们目前所处的位置是谷口,风从谷中来,”巽”为风,正好是”巽”位的特征。

  看来我想得没错,于是立即制定计划,”坎离定南北,震兑定东西”,先定准了方向,然后令顾语菲和康子逆时针出发,沿途寻找能与震、艮、坎象形或示意的东西,我则顺时针出发寻与找乾、泽、坤、离相应的东西。

  一行人精神振奋,兴致勃勃地分拨出发,可是没想到的是等我们会师以后,却发现事情并不是像我们想的那样。

  除了我找到了一片与”兑”相应的沼泽和一条与”坎”对应的河流,以及康子他俩找到的能与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