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4 节 沸水之河(1/2)
诡域之地心世界有声小说,在线收听!
  第二十三章 沸水之河正所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若说已经找到了出路,但这条暗河里又险象环生。

  尤其是那绿背巨蚺只受了一点轻伤,要是再与它狭路相逢,难说会不会被它生吞了。

  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回到天坑,我和康子垒起一个简易炉灶,又从地上扒来一些断藤腐叶,点燃膛火,把水烧温了,先是为顾语菲送服了药粉,接着用剩余的水煲起了鱼汤。

  鱼汤含有高营养的蛋白质,本即是滋补品,可以促进伤口的愈合,缩短愈合期。

  所以,用它给顾语菲送服是最好不过了。

  康子拣了几尾大鱼,叉在刀尖之上烤了。

  因为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我和康子吃得狼吞虎咽,小胡巴和格弥桑更是吃得满嘴泥灰。

  一行人打完牙祭,靠在洞壁上稍事休息。

  我把顾语菲揽在怀里,闭目思考接下来怎么办。

  眼下唯一的出路就是那条暗河,但那暗河里不知潜伏着多少凶险,吉凶未卜还真难说;再者,顾语菲现在身体虚弱,经不起折腾,更忌讳沾水。

  看来我们还得在这里耽延几日,一则等待顾语菲体力恢复,二是得在这几天里想方设法扎一支木筏。

  早些年间在黄河沿岸,有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叫羊皮筏子。

  入水部分是由多只羊皮袋扎成,上面铺一层木排或者竹排,这样便确保货物在河水的涌动中不会轻易浸湿,晓行夜宿,十分方便。

  照目前情形来看,依葫芦画瓢扎一支木筏,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是现在除了带来的几个充气皮囊,绳索、木材等一干物料什么都没有。

  我抬起头,空对着百米高的绝壁发呆。

  这时,山风吹起,在很高的空中打着呼哨,气流进入天坑,藤萝绿蔓随风轻轻摇曳,使我顿时灵光乍现,那藤萝不是现成的材料吗?

  我本想招呼众人立即展开行动,但因连日的困顿心焦、体力透支,大家都已睡着了,发着均匀的微鼾。

  我不忍心叫醒他们,于是决定转天再作计议。

  服药之后的顾语菲渐渐有了一些起色,脸色添了几分红润光泽,我见她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了,于是打算小眯片刻。

  没想到刚睡着不久,便梦见掉进了火山之中,周身如被炙烤。

  潜意识里一凛,我猛然醒了过来,随即便陷入了恐慌,因为在我怀里的顾语菲身上如火炭一样。

  我一摸她的额头,赶紧缩了回来,再探她的鼻息,竟然气若游丝,随时就要断了似的。

  这下我怛然失色,虽然我知道这是伤口感染与失血过多并发引起的发热现象,是阴血亏耗虚阳偏亢,阳气郁于血分不得发越所致。

  但这生死攸关之际,不由得令人心焦如焚。

  如果挺过了今晚,顾语菲自然会安然无恙;但如果挺不过去呢,那从此她便与我们阴阳两隔……十余年的戎马生涯,我自以为已经心如坚铁,但面对这小姑娘的生死,我却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和切肤锥骨的心疼,如果能让我替代这一切,我想绝不会有丝毫犹豫。

  昏迷之中的顾语菲开始说起胡话,虽然声若蚊呐,但我听得清楚。

  她发着阵阵呓语,说自从第一次见面起就无可救药地爱上了我。

  我听到这里,情绪终于失控,把顾语菲紧紧抱在怀里,眼泪吧嗒吧嗒掉了下来。

  我附在她的耳边对她说,要坚强,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当然我也不会轻言放弃。

  我对她讲那些永不放弃而获救的故事,讲泰坦尼克号沉沦时的杰克与露丝;讲海东青在昆仑山雪暴中被困七日的经历;讲我如何与一头藏马熊对峙数小时;又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过去的点点滴滴;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冲减自己内心的害怕。

  这注定是一个难捱的夜晚,对于我来说,似乎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

  子夜时分,顾语菲更是气息奄奄。

  我束手无策,忽然想起老曹曾讲过:人有三魂七魄,魂分为三,魄分为七。

  人未出生时魂魄先来,人将死时则魄先散,魂再离,随后魂归于天,魄归于地。

  倘若想挽救一个垂死之人,则需要帮助她握固,也就是以大指掐中指中节,四指齐收于手心。

  这是道家中的修身法门,有助于安魂定神,收摄精气。

  《云笈七签》上记载:”拘魂门,制魄户,名曰握固与魂魄安户也,此固精明目,留年还魂法,若能终日握之,邪气百毒不得入。”

  虽然我知道这多少有些怪力乱神的嫌疑,但当下局势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也不知是握固起了作用,还是顾语菲毅力坚强,黎明时分总算缓了过来。

  顾语菲醒来后,虚弱地冲我嫣然一笑,说做了很长的一场梦,梦里有我一直陪伴,都舍不得醒了……?她说得断断续续,我叫她尽量少说话,保持体力,然后叫醒康子,让他赶紧弄些水来。

  我喂顾语菲喝了一些清水,她仍然十分虚弱,可是比起昏迷不醒的时候,让人放心多了。

  最起码暂时没有了性命之忧,接下来一两天之内多补充一些营养,再辅以小胡巴的灵甲,补血养神,想必便无大碍了。

  小胡巴这时也凑了过来,见他的小伙伴儿醒来了,喜形于色,一边发着咕噜咕噜的声响,一边用脸蛋不停地蹭着顾语菲的胳膊。

  一人一半兽的情感,委实令人感慨。

  接下来的几天,我把扎木筏子提上了日程,伙同康子从洞壁上扯下了千余条韧性极强的藤条,一半儿搓成绳索,一半儿晒干编成了藤席。

  小胡巴、格弥桑也量力而为,辅助一些边角性的工作。

  闲下来的时候,我和康子就在顾语菲的指导下,试着与那小胡巴、格弥桑沟通。

  好在世界上的各种语言都有通性,几天之后我们沟通起来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小胡巴哪里都好,就是慢性子,做什么事儿都慢别人一拍,尤其是讲话,跟树懒没什么区别,一个字蹦半天,等得人直心焦。

  从格弥桑口中我们才得知,他原来是部落中的图巴鲁斯,翻译过来就是禁军的最高将领。

  这一点倒没令人太过惊异,因为我们早已在他不凡的气度中猜出了几分。

  我问格弥桑:”有一点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既然你们的科技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地步,为什么还滞留在冷兵器时代呢?

  难道有什么隐情?”

  格弥桑的回答令我肃然起敬,更让我觉得人类应该多点觉悟,多点反省,否则”印度死丘事件”将会再度重演。

  原来在微型人的历史上,明确记载着地球上一代人类灭绝的原因,那便是核武器泛滥。

  核战争曾像魔鬼一样摧毁了一切文明之果,因此他们汲取了教训,打算从源头上节制。

  也就是说,无论任何高科技,包括火药都不得用于军事,这与地球人类的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签订《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不过微型人做得更彻底,因为他们知道人性的劣根性,与其有一天在核技术的悬崖边刹不住车,倒不如从源头上解决,根本不去攀登军火这座悬崖。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不得不说,这是微型人的大智慧!

  康子又问他们的科技文明到底达到了什么水平,格弥桑想了想回答:”我也不知道什么水平,没有对比就没法说,不过你们的电器似乎还处于有线插电阶段,而我们的无线传电技术早在数百年前就发展臻熟了。”

  格弥桑的回答令我大吃一惊!

  无线传电技术最早是 19 世纪,由塞尔维亚裔美籍科学家尼古拉·哥斯拉提出来的,直到近些年才逐渐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而掌握了”尼古拉斯电圈”原理,用于军事的话便可以制造出威力无比的闪电枪,甚至像雷神一样,不费吹灰之力地就可以驾驭闪电,更甚至于能够驾驭滚地龙,也就是球状闪电。

  康子提起了兴趣,他向来是科技狂人,这下二人可有了共同话题,天天腻在一起,不是阔谈一些晦涩难懂的话题,就是鼓捣一些千奇百怪的东西。

  可是没承想他俩的”不务正业”却在以后救了我一命。

  如此过了数日,我们把藤席扎在了数只充气皮囊上,制成了一只简陋的皮筏子。

  等顾语菲身体小有恢复,我们又反复讨论了几遍行动方案的可行性,确保无虞后,只等转天一早下河寻路。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次行动无异于去闯龙潭虎穴,但事已至此,也只能腿裆夹算盘——走一步算一步了。

  次日醒来,一行人早早收拾了行囊,沿着曲折的伏流河道向前,两侧洞天高阔,怪岩峥嵘,有的地方钟乳石、石幔、石笋从洞顶上垂下来,千姿百态,各不相依。

  洞壁光滑如水,用射灯一照,石壁上发出幽幽的蓝光,有的石笋上挂着许多的植物根茎,从头上垂下,坠在半空。

  从洞顶渗下来的地表水,顺着那些植物的藤萝根茎不停地滴落下来,水滴声听上去十分空灵,颇像敲木鱼的声音,给原本寂静无声的岩洞增添了一些肃杀的气氛。

  我们在黑暗里借着一束光线摸索前行,四周静悄悄的,只有泠泠的水声作响。

  大家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警觉地望着四周。

  走了百米余,水面这时被许多怪岩分割得支离破碎,形成了不少漩涡和乱流,我们犹如坐在了过山车里,忽上忽下、跌跌撞撞。

  巨大的眩晕感叫人心中无比生厌,又继续前进了数百米,速度才逐渐缓了下来。

  河面上再次回归平静,只是越是平静,我的心里越是不安,就像暴风雨前的宁静,往往暗藏着不易察觉的杀机。

  我嘱咐众人道,提高警惕,在这个时候大家千万不能松懈。

  坐在皮筏后面的康子这时说:”江哥,你有没有发觉这里的温度与昨天不一样了?

  昨天感觉凉飕飕的,怎么今天这么燥热?

  而且,你看眼前雾气蒙蒙的。”

  经康子一提醒,我用射灯在四周照了照,这才发现这溶洞中果然罩着一层薄雾烟岚,好像是蒸炉中腾出的白气。

  我诧异地往水里一摸,温度竟然高达三四十度,可是昨天落水的时候明明感觉到阴冷彻骨呀,这是怎么回事?

  正在纳闷,筏子中央的格弥桑一阵躁动,骇然喊道:”快!

  快划皮艇!

  河神鲁姆多发怒了!”

  因为微型人的声调很低,所以这次他刻意拔高了嗓门,有些歇斯底里。

  这陡然而来的变故令大家神经一下子紧张了起来,格弥桑向来从容不迫,这般惊骇一定有原因,于是忙把他拿到手心,问怎么回事?

  格弥桑神
为您推荐